|面对孩子的诸多“为什么”,父母该怎么说|
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思考,而问“为什么”就是孩子爱思考、有求知欲的表现。很多时候,大人觉得平淡无奇的小事,在孩子眼中却是新奇无比的大事。孩子会问“小鸟为什么会飞,我为什么不会飞”“天会不会塌下来,什么时候塌下来”“没生病为什么要去打针(防疫针)”等问题,有时会问得家长们招架不住。
孩子不停地提问,是因为他已不再满足于眼中观察到的信息,他想通过提问来对自己未知的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。所以,当孩子不断向你问“为什么”时,你要如何应对呢?
妈妈带着昊昊去参加同学聚会,吃饭的时候,昊昊看着一大桌子的菜,不停地向妈妈发问:“妈妈,这个菜叫什么?那个菜叫什么?为什么咱们家没有这些菜?”
一开始,妈妈耐心地回答昊昊,等到后来遇到妈妈也没见过的菜时,就有些不耐烦了。而且当着大学同学的面,妈妈很难为情,因此生气地对昊昊说:“你这孩子怎么连吃都堵不上你的嘴,吃个饭哪来这么多问题?”之后,昊昊就没再说话了。
昊昊的年纪虽小,但对妈妈的话却铭记于心,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,都不愿再开口发问。之前,老师布置的思维发散题,昊昊都会和同学讨论,如果不懂的话就会问爸爸,直到把题目弄清楚为止。现在,昊昊对这些思维发散题也不感兴趣了。
可见,昊昊虽然年纪小,但他也能感受到妈妈对他的态度,而且妈妈的话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致使他渐渐失去提问的热情,也渐渐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。如果没有妈妈的指责,也许昊昊会成为一名小小数学家。
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地思考问题,父母对孩子的提问一定要报以认真的态度,千万不能三言两语、随随便便地打发孩子,而是要鼓励、引导孩子主动寻找答案。
针对上面的案例,昊昊的妈妈可以对昊昊说:“呀!妈妈也不知道这是道什么菜,你去问问叔叔阿姨好不好?或者等一会咱们去书店买一本菜谱,一起来研究研究好吗?”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,又会使孩子为自己能够提出连妈妈都不知道的问题而感到自豪。
辰